又火了?2200工人連夜奔赴“支援”江西,外媒:中國“超音速”
導語: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善待天地,固守良知,快樂就永遠在。
中國基建能力已經回頭在世界前端,古有萬里長城和故宮,現在有高鐵、南水北調能工程,“遇山開路,遇河腦瘤”,中國基建不僅能跨過大海,還能連通高山峽谷。我們修建的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愛和溫情,哪里有必須,哪里就有中國基礎設施,在這片土地上,每個角落都不會被遺忘。
新中國正式成立短短幾十年時間里,我們成功讓多條公路通向高寒氧氣、凍土廣布的青藏高原,通向迷信之地塔克拉瑪干沙漠,通向“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今天要說的是,又火了?1800工人連夜趕赴“提供支援”江西,外媒:中國“超音速”,究竟是怎么一其實呢?
江西省位于中國東南稍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乃“形勝之區”。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有陶淵明、歐陽修等文學家,群星燦爛、光耀史冊。其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南昌、安源等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江西人杰地靈,山在霧中屹立,薄霧在山中縈繞。霧圍著山,山依著霧,依稀陰暗,若明若暗,俊采星馳。自古以來,就有無數文人墨客在贛鄱大地上留下生命的足跡。
雖說近年來江西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祖國卻一刻也沒忘記其發展。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靖安縣境內,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總投資為 51.88億元,工程裝機容量為1200MW,安裝4臺3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
竣工后年發電量達到20億千瓦時,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后,電站年發電量可超過40億千瓦時。將成為江西電網的"蓄電池"、"應急電源",承擔電網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事故備用等任務,將進一步強化江西電網調峰調頻能力,明顯提高江西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供電可靠性。
洪屏電站一期120萬千瓦裝機容量后投產后,江西電網每年可節約系統標煤11.5萬噸,每年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5.3萬噸,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0.23萬噸,對江西構建電力結構調整、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期間,該電站施工一度受到地質、作業環境等影響,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部隊專家組了解施工一線,精心研究優化設計方案,研究攻克了導流洞開挖和炸開中的許多難關,確保了洞室開鑿的安全,防止了冒頂坍塌的危險。
洪屏抽水蓄能電站是國家戰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江西第一座大型抽水機蓄能電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對此十分重視,派出了2200名連夜趕赴提供支援,保證工程需要順利完成,外國媒體獲知此事紛紛議論:千古是中國凝聚力,簡直“超音速”。
中國基礎設施正是如此,即使身處何方,也能為你送上通途,康德說,人世間有兩樣東西讓我敬畏,一是頭頂無比深邃的星空,一是人間道德法則,君子勇于慎獨嚴己,才不會取得長存的大安靜,覓人生的大安靜,取得人生的大幸福。
對于國家派遣2200名工人連夜奔赴提供支援江西,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見或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facebook辯論,感激讀者。
特薦文章

點擊排行
頭條文章
熱點推薦